馬世駿 著名昆蟲學家 動物知識
動物知識 由優爾供稿馬世駿
男,1915年生于山東省,1990年去世。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兼生物學部主任。
1937年畢業于北平大學農學院,1948-1951年先后獲美國猶達大學碩士、明尼蘇大學博士學位。1952年回國后曾任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昆蟲研究所研究員及昆蟲生態學研究室主任、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等職,還曾為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北京農業大學兼任教授。
1952年以來,他在主持和參加東亞飛蝗種群生態學、粘蟲越冬遷飛規律、棉蟲種群動態及綜合防治理論等研究中,先后提出“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種群變境成長”、“昆蟲種群的空間、數量、時間結構及其動態”、“種群自動調節”、“害蟲自控系統”等理論及“中國昆蟲地理區劃”。創造性地把生態學原理應用于植物保護,在我國害蟲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獲國家第一屆科學大會重要成果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及國家進步獎。1972年以來,他把研究工作擴大到系統生態學,重點探討生態系統理論在環境保護和工農建設中的應用,提出應用理化方法及環境自凈相結合的綜合治理環境的觀點及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學原則。在昆蟲進化生態學研究中比較深入地闡明了生物環境系統中的相生相克原理。80年代以來,他把經濟學規律運用到系統生態學中,促進了生態學與經濟學的結合,建立了經濟生態學,將社會一經濟一自然三個性質不同的大系統融合為一個復合系統,提出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作為一切工農業建設和城市建設的衡量指標。把生態系統原理與系統工程方法結合設計出生態工程學,進而擴大了生態學在工農業建設和環境保護中的具體應用,并提出了在我國發展農業生態工程的建議。他提出的許多論點與原則受到國內外有關學者和主管部門的贊許,且已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馬世駿曾任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顧問、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委員會主任、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顧問、城市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戰略研究中心副主席、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以及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國際生態學聯合會擴大執行委員會、國際系統及進化生物學學會國際委員會、世界生物圈保護咨詢委員會等的委員。并曾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及環境規劃署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專家組委員及國家昆蟲學會常務理事等。并被選為歐生態科學院通訊院士,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會員等。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